政策利好為職業教育注入新活力
2014年——中國職業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紀元。繼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以來,國務院及教育部連續為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注入兩股“正能量”。
2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確定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諸多任務措施,強調引導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促進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
一個月后,教育部在京召開2014年度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工作會議。以加快構建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主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深化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領域改革創新做出部署。
多方舉措向社會傳遞了一種強烈信號:提升職業教育已經迫在眉睫。陣陣政策東風之下,中國職業教育勢必將迎來雨后春筍般的發展。
雙輪驅動北大青鳥當好職教領頭羊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北大青鳥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進一步優化產品平臺,不斷深化培訓標準,以期推動IT職業培訓水平與時俱進,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引領IT培訓行業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據了解,在原有計算機職業培訓標準的基礎上,北大青鳥不斷完善和創新,深耕標準以適應企業和行業發展所需。例如,根據中心業務發展需要對業務管理和業務實施人員崗位都進行了調整,增加了SEO、信息發布等新的市場崗位;結合當前網絡學習的廣泛應用,對教學以及學員管理等增加了新的工作事件內容;為更便于理解和執行,特別增加了工作流程中不同階段的具體工作指標,為IT職業培訓機構各項工作提供了更為細化、具體明確的操作和實施標準等等。
如果說深耕標準化鋪就了北大青鳥的規模化發展之路,那么教育細分化則是其保持領先力和競爭力的獨家秘笈。
伴隨IT產業多元化的發展,新的崗位和新的技術不斷涌現,為高效對接企業多元需求,確保不同學員就業競爭力,北大青鳥在教育標準化的基礎之上,從人群到產品進一步細分,為受教育人群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
目前,北大青鳥產品課程體系不僅覆蓋到了當前社會中有IT培訓需求的最主要人群,更能滿足從畢業求職到職場充電整個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的不同需求。如針對高中學歷以上人群,推出了強調教育產品實用性的ACCP(軟件工程師)課程;針對大專以上學歷人群,北大青鳥打造了以培養企業核心人才為目標的學士后課程等。
為了借好政策的春風,北大青鳥郴州科泰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除了在提升職業技能教育水平的同時,更是根據當前企業需要和社會需要,加強了對學生整體形象、素質的塑造和提高。可以預見,在政策利好的條件下,郴州科泰將會在職業教育的春風中越來越好,越做越強,中國職業教育將會越走越遠,越來越好!
